nhzwy1026 发表于 2024-10-30 06:51:48

从2003到2013的个人感受

  2003年我高中毕业,老家在四川成都附近的一个农村。
  那会对城市根本没有啥概念,自己读书的地方那会城市也非常小。
  学校门口有一个门面是卖面的,1块钱1碗,很好吃,很多同学到那里去吃,那会食堂要2-3块。
  那会我根本没有去上过网,寝室里面的同学最喜欢聊的就是周末去录像厅看录像,我真是一次也没有去过。
  毕业那会没啥事情可以做,就和同学到新区一个食堂去打工,这个工作是同学的妈妈找到的,我去做个伴。那个新区在2003年号称西南地区第一大小区,确实很大,即使放在现在也非常大。
  马路边上都是些手臂粗细的小树,今年去看到已经大了好几圈了,而且枝丫把路都给遮住了,真正成林荫大道。
  我们在那里打工期间有很多来吃饭的说起,这个小区价格是600-700块1个平方,而且还卖不出去,那会大约住了一半的样子。去年回去的时候知道已经是4000-5000了。那就是这10年时间,老家的房子涨了7倍的样子。
  我小时候家里种菜来卖,那会的菜多少一斤呢,5毛-1块,而且是零售价格,经常要走家窜巷,翻山越岭去销售,非常辛苦,现在变了,价格比以前多了很多,所有的菜都有人来收购,不论多少。
  农村基本上都些50岁左右的人了,种地的基本是这些人,20-30岁的没有种地的。粮食当然是吃不完的,因为只有老人家在家里吃,不过个人觉得再过30年这个粮食的价格一定是现在的10倍以上,因为已经很少有人会种地了,那会只能推行地主制度,这几千亩归你这个种粮大户,那几万亩归谁。
  在我小时候有个普遍现象,就是教师欠薪,公务员是否欠薪我不清楚。我读小学到读高中期间(1994-2003年)这段时间几乎每年老师都要罢工,而且是连着罢工的。那会老师的工资是500-1500之间,这个事情我不会搞错,因为我一起去打工的同学的妈妈就是教我们的小学老师,她的工资就没有超过1000.超过1000的大约是初中的老师。在那个时候政府财政是相当的困难,连这么低的工资都发不出。
  道路以及基础设施那是相当不给力,我们村修的马路比政府修的公路都好,当然现在是比不了了。
  那会城里面就没有啥企业,几个国企都传闻不好,纷纷倒闭,另外有个非常牛叉的饲料厂说要把公司搬到成都去,政府还得想方设法的留住他们,要是它走了可能全县公务员的工资、基础设施都没有指望了,都得到省会去求照顾。虽然有一些榨菜厂,但是规模还是比较小,而且成长性不足。直至现在企业还是那几家,当然出来了不少服务行业的企业,但是规模小的可怜,引进了几家外地企业,但是是电解铝这样的污染企业,把河道里面的虾米都给污染了,所以讲这10年制造业进步是非常小的,不知道内地其他地方是否如此。内地政府还有个习惯是视察企业,本来那会公务员没有啥事情做,只得隔三差五到企业去逛逛,这也是内地企业做不大的原因。
  如果用政府影响企业工作来断定这个地方是否属于市场经济的话,那么中国真正算市场经济的只有浙江一个地方算是,江苏和广东算一半
  浙江民企太多了,合资很少,外资国企几乎没有,台面上的台面下的实在太多,一年做了几千万可能就交了10来万的税,政府大企业都看不过来那里来得及看小企业,所以这里是自由发展的。江苏、广东、山东的发展政府因素都太大了。
  我2007年大学毕业才听说中国经济的发展是靠投资、出口、外资来催动的。今天我个人觉得出口和外资指的是沿海,投资指的是全国。因为所有的出口企业几乎都集中在了沿海,本身中国产品利润不高,再从内地生产的话,运费都把利润吃光了。当然也不排除有些高科技的产品利润不错,在那里生产都没有问题。外资几乎道理和上面原因一致,真正在中国生产在中国消费的外资很少,当然这里指的是真正的外资。
  读书的时候木有啥感觉,工作6年来稍微经历了些许事情,毕业刚好有点运气,找到了大客户,但是08年经济危机就来了,持续时间有几乎1年半,为啥会出现经济危机,用客户的话说就是美国人太牛了,自己没有好日子过,还要拉着别人一起过苦日子。10-11年处于徘徊的状态,上去就上去了,没有上去就难了,我恰恰没有抓住机会,没有上去,生意没有搞大,不是没有机会,而是抓不住。12年到现在那就好无疑问是经济危机了,真正的经济危机。比较起08年和现在的危机,二者有点不同,08年基本上可以说是别人的原因更加多一点,这一次那就是自己的原因更加多一点。这次危机和当年朱镕基改革国企时候情况几乎一致,不过这次要改革的是民企,利益牵扯更加多,改革更加困难。
  我们打工仔就不讨论政府银行这些事情了,力不能及。
  关键是这10年是毫无疑问国家进步很多,城市扩大了很多,房价一涨再涨,路上的汽车越来越多,农村里面都堵车。
  那么说为啥会取得这些进步的呢?有3个非常重要的因素(国企成功改革、民企的成功发展、房地产发展)
  朱镕基对国企的改革可以讲是拯救了我国的国企,那会连石化工人都没有办法过日子,工人工资都拖拖拉拉的,现在你看大学生要毕业能进国企那是再好不过了,国企的利润税收都是民企比不了的。这就极大的充实了中央财政,不知道这是不是政府不收农业税和推行城乡医疗保险全覆盖的基础。
  政府前五年的政策对企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,那会企业挣了很多钱,也壮大了中产阶级。这里有个例子,我有个老乡在浙江一个很大的冷柜厂当外贸经理,实际那会外贸部就那么几个人,5年时间挣了500万,现在外贸部队伍是以前几十倍,但是产品利润少了很多,也挣不到多少钱了。后五年就不行了,政府没有正确引导这帮富裕起来的企业家的投资消费走向,让他们中很多走向了衰落。
  现在中国这样一个安定和谐的环境相比起别的国家来说,比谁都适合外资来投资,而且这里建立了完整的配套设施,这也是其他国家比不了的。这点根本不用担心外资离开,离了再来,无所畏惧,这一点是政府最无可挑剔的贡献。
  可以说这10年税收是丰厚的,但是像江苏浙江广东这些地方的税收是要把相当大部分上缴中央的,留地方的要少一点,对于这些地方到也无所谓,反正企业多,留下的税收也比内地多很多。
  我个人倒是认为如果政府不学习香港政府那种房地产的开发模式,绝无可能这10年能取得如此重大的进步。比如我的家乡,到现在还是那几家公司,服务行业税收又很少,又少了农业税,又要发工资,又要修路,那里有钱呀。
  不知道是何时开始学习这种模式的,但是可以肯定的是03年是学习这种模式的初级阶段,因为那会我们那里开发出来的房子根本就卖不出去。不过正如上面所说,那前五年很多人挣了钱,农村的人都希望跳农门,所以房子很快也消化掉了。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,农村下一代没有想做农民的,都想往城里面钻。所以城边上的房子一栋栋盖起来。盖起来了,政府几十亿的土地收入就有保证了,什么建设都是浮云,建得越来越好,老百姓也得到了实惠。
  起初也没有啥炒房团什么的,但是到了后期房子多了卖不出去,很多人把广告打到温州,这是神马心态,现在人怪炒房团,实际要怪当地的开发商,政府收了地钱就跑了,开发商开出楼盘就跑各地去找炒房团来把价格炒起来。这个营销模式我是吃不消,或者这是我成不了精英的原因吧。
  当然现在房地产是严重过剩,跟民营企业一样,好的更加好,坏的更加坏。
  可见房地产是各地政府手里的法宝,而且是很多地方政府最重要的法宝,如果没有一切也无从谈起。这个法宝还要继续用下去,但是如果不能在各地催生出适合本地发展的企业,慢慢的也就不灵验了,不可能大家都无所事事的呆在城里,荒芜这乡下的土地吧,又木有足够多的工厂上班,也没有啥旅游业,尽花钱不挣钱。
   
   
   
   
   
   
   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BV1TpmEYoE5L/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从2003到2013的个人感受